目标污染物:确定需去除的颗粒类型(如悬浮物、微生物、油污、气体等),不同污染物需对应不同过滤技术(如活性炭吸附有机物,HEPA滤除微粒)。
过滤精度:根据目标粒径选择滤材孔径(如微滤0.1-10μm,超滤0.01-0.1μm)。过高精度可能增加成本并降低流量。
处理效率:需满足行业标准(如空气净化器的CADR值、水处理中的浊度要求)。
物理性质:温度(高温需耐热材料如不锈钢)、压力(高压系统需强化结构)、粘度(高粘度液体需低阻力滤材)。
化学兼容性:腐蚀性介质(酸、碱)需耐腐蚀材质(如PTFE、PVDF),避免滤材溶解或污染介质。
流量需求:根据系统处理量选择滤器尺寸,流量不足会导致效率下降,过大则增加能耗。
压降控制:压降过大会增加泵的负荷,需通过优化滤材孔隙率或层数实现低阻力设计(如梯度过滤结构)。
滤材类型:纤维滤纸(低成本)、烧结金属(耐高温)、陶瓷(高精度)等,需结合寿命与成本。
结构设计:考虑安装方式(筒式、袋式)、密封性(防泄漏)、可维护性(是否易拆卸清洗)。
初始成本:对比不同品牌和技术的价格,如膜过滤成本高于普通滤网。
运维成本:更换频率(如预过滤器可延长主滤芯寿命)、清洗难度(反冲洗设计可降低维护成本)。
寿命评估:根据污染物负载量预估更换周期,避免频繁停机。
环保标准:如工业废水处理需符合GB 8978排放标准,空气过滤器需满足ISO 16890等级。
安全认证:食品行业需FDA认证,医疗器械需符合GMP要求。
高温/高压环境:选用耐热合金或陶瓷滤材,结构需强化密封。
生物安全:医疗或实验室场景需无菌设计,可灭菌(如高压蒸汽灭菌滤芯)。
防爆要求:化工环境中需防静电或阻燃材料。
实验验证:小试或中试测试过滤效果,如通量衰减测试、截留率分析。
供应商支持:选择提供技术参数文档和售后服务的供应商,确保滤器性能可靠。
误区1:盲目追求高精度,导致成本激增且系统效率下降。
建议:分阶段过滤(预过滤+精过滤)。
误区2:忽略介质腐蚀性,导致滤器寿命缩短。
建议:进行材料浸泡实验验证兼容性。
误区3:未预留压降余量,导致系统流量不足。
建议:设计时增加20%-30%的流量冗余。
联系人:王经理
手 机:1567056000113183108783
邮 箱:sales@cl-filter.com
公 司:新乡市创蓝过滤技术有限公司
地 址:河南省新乡市创业路1号高新技术产业园